清晨六点,天刚擦亮。
小区附近的公园跑道上,总会准时出现那么一群人。
他们装备齐全,满脸通红,脚步异常坚定;
他们手腕上闪着蓝光的专业运动手表Garmin或Polar,实时监测心率和血氧;
当你从他们身边走过时,偶然能听到几句低语:「估值能不能再压点?」、「下周尽调团队进场」、「B轮close的关键点…」
你会心一笑:「是那群搞创投的。」
他们的话题各不相同,但唯一的共同点是脚下那双战靴——
耐克阿迪这种「大众爆款」绝不会出现,造型「丑帅」的HOKA ONE ONE才是心照不宣。
展开剩余90%如果说油头是创投圈的通行证,那穿着最新款HOKA,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跟完一个6分配速的「晨跑局」,才是创投圈内人的入场券。
无论是北京国贸、上海外滩、苏州工业区还是深圳南山,每一个创投佬的日程表,都是用15分钟一格精准切割的。
红黄蓝的会议色块密密麻麻,活像一张作战地图,瞅一眼就能让人心跳加快。
对于这些动辄谈判上亿美金的融资、24小时待机的「特种兵」来说,白天属于LP(基金出资人)和创业者,一边哄着金主爸爸开心掏钱,一边盯着创业者严防他们「画饼翻车」;
夜晚则属于各大航空公司,数以百万公里的跨城航班,让每一个创投佬熬成了航司的金卡会员。
唯有清晨这抹微光下的跑道,是他们一天中唯一能「掌控」的时间,让他们能够稀释掉白天的忙碌,维系着与同行之间的热络和情报渠道,关键是让资本牌桌上的人都知道:
哥们儿还支棱着呢。
而那双有着加厚中底、滚动平衡技术的HOKA ONE ONE Bondi 8,就是圈内人的酱香茅台。
苏州清晨的金鸡湖畔,本地创投佬和资本公司老总时常出没。只需要默契的碰一碰运动水壶,7年的晨跑同盟在新的一天再次启动。
他们或许共享过IPO的狂喜,也扛过Portfolio(投资组合)暴雷的深夜电话,但一切深厚的交情都将在红色跑道上彻底交融,在HOKA的踩屎感里得到升华。
这支资金堆砌的队伍足有五六十人,一半以上是手握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决策权的投资人。
若按每位投资人平均管理基金规模10亿人民币计算,调动起来相当于能一口气买下你手机里所有购物APP的年度爆款榜单。
另一半儿是苦苦寻找「伯乐」时创业者,一边跟着跑,一边见缝插针地向投资人介绍自己的好点子。
他们必须确保在6分半配速的「投资人匀速巡航」下跟得上节奏,毕竟,这个速度经过圈内人士多年以来的多次验证:微喘,能说话,但绝说不废话。
没有一双与投资人保持一致的HOKA跑鞋就显得太异类了。宽大的鞋楦包容了创投佬频繁飞行带来的微微浮肿,独特的弧形底台推着人不由自主向前——
就像这个行业,根本容不得你停下。脚步落地轻柔无声,缓冲极好,却总带着一股干脆的回弹。
不过,创业者微喘的声音或许不能直接抵达投资人的耳朵,因为他们的耳机里总在播放着什么。
大概率是某位硅谷大佬的最新播客访谈、关于Web3.0底层逻辑的深度解析,或是某家目标公司的行业研报AI语音版。
步伐的节奏,就是他们知识输入的节奏。
几圈下来,汗水糊在手腕的Garmin Fenix 7表盘上。
几位投资人大佬在湿漉漉的屏幕上精准一划,消掉那个刺眼的弹窗:「9:50首都T3-虹桥,11:30见某激光雷达项目『备注:创始人脾气倔,带胃药』」。
在拉伸的功夫飞速扫过三封邮件摘要,给助理甩了条语音:「海归那个,约明天早8点Zoom,只给15分钟——超时就按掉。」
7点50分,大佬就已准时出现在共享办公空间的工位。打开电脑第一件事不是收邮件,是同步晨跑时手表记录的健康数据和听完的播客笔记到云端。
HOKA跑鞋懒得换,直接踩进工位。反正没人Care——这行业,高效就是最大的体面。
「创投大佬仅凭PPT就拍板决定千万融资,转身就搂着超模女友登上私人飞机。」
这种硅谷爽文情节,留着做梦时用还差不多。
真实的科技创投佬都是「效率牲口」。他们大多出身名校,智商在线,有些来自精英家庭,有些则是后天的小镇做题家。
生活?
什么意思,创投佬不想懂,也没时间懂。
他们穿优衣库设计师合作款T恤,因为店里给搭配好了、不用费时间想;
天冷时外面套一件始祖鸟防风外套,轻便抗造,随时移动式办公。
万变不离其宗的HOKA跑鞋更是挚爱,助他们从晨跑的跑道高速跑进人生赢家的康庄大道。
吃饭,最好免费且高效。机场贵宾厅免费咖啡机兑一杯超浓美式。舍得给核心项目一掷千金,却对68元一碗的牛肉面骂骂咧咧。
开会可以,但必须卡死25分钟。地点选楼下带高速Wi-Fi的精品咖啡馆。开场白直奔主题:「Hi John, 3个问题:进展?障碍?下一步Deadline?」
会议间隙手机不离手,Slack/飞书消息秒回。
下午开启暴走模式。屏幕永远分三栏:左边是爬满数据的Excel模型,中间是改到一半的BP(商业计划书),右边是疯狂滚动着的行业社群消息。
深度阅读不存在的。付费信息摘要、Newsletter标题党、社群精华讨论,像打点滴一样「注射」进大脑。
「太长不看」已经成为本能,而3分钟判断一篇报告值不值得读,是创投佬的必备素养。
当夜幕降临,CBD的灯火渐熄,创投佬的战场,才转移到三万英尺高空。
什么国航白金卡、东航银卡、南航银卡,卡面颜色不重要,创投佬只关心哪个航班的Wi-Fi够稳,能支撑和硅谷开完线上会。
用20寸登机箱塞进7天行李,为的就是不托运。
当然了,还有那双万年不变的HOKA跑鞋,从机场地毯到写字楼再到路演现场,任何场景的适配度都拉满,比985毕业的助理还好使。
贵宾厅沙发还没坐热,笔记本已摊开:左手回Slack里不断喷涌的未读信息,右手改明早路演的BP,耳朵夹着电话哄炸毛的LP,大半夜给合伙人微信发最新版投资条款清单。
手机永远插着充电宝,不是怕没电,是怕漏接凌晨三点硅谷打来的越洋Call。
至于薪水?听着不错,刚入行年薪可能就40万。毕竟7*24小时Standby,梦里都在复盘项目。
飞机上休息?不存在的。飞行时间才是真正的高效时刻。起飞前就备好干货:10份行业研报、5份待看BP、3期脱水播客,全部塞进iPad。
一旦飞机进入平流层,立刻开启「高空办公模式」:读报告、写批注、调模型…
屏幕上的亮光伴随着敲击的键盘声,混杂邻座人此起彼伏的鼾声,在几万米的高空中奏出独有的白噪音。
创投佬有双休吗?反正招聘广告上写的「周末双休+超长年假」,但入行才知道那多半是给中后台行政看的。
周六那是黄金项目路演日,周日还约了潜力股CEO在星爸爸深度面谈。
皮鞋太硌脚了,影响面谈时候的表情控制,说到底,还得是低调又不张扬的HOKA才能助创投佬一臂之力。
创投佬也是想正儿八经谈一场恋爱的。
世界那么大,找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聊聊BP(商业计划书)容易,但期盼一场需要浇水、施肥、花时间陪伴的恋爱,难度堪比投中下一个独角兽。
入行前有对象的——大概率死于5小时才回微信,7天才想起还有个活人需要关心。
约好的双人晚餐,往往会临时被LP的越洋会议征用。纪念日也会被无休止的路演略过。大概率逃不出半年内分手的魔咒。
入行前单身的——恭喜,入行后这个状态基本就焊死在赛道上了。
看到「创投大佬情陷女创始人」的花边新闻,只能摸摸因熬夜而岌岌可危的发际线,内心OS:「牛逼!这时间管理,这精力分配…项目肯定成了吧?」
羡慕的不是八卦,是对方哪挤出来的奢侈时间。
当然了,谈对象结婚也并非绝无可能,只是这个过程更像一场高效路演。快速交换背景信息,快速做出决策,找的不是对象,是队友。
与其耗费时间维系一段关系,不如把精力精准投放到「自我增值」上面,去长江、中欧的EMBA班镀一层金,没准还能认识几个投资界的大佬。
在这个用分秒计算机会成本、用效率丈量价值的圈层里,创投佬的爱情是一种奢侈品,不直接转化为效率的东西,可以被舍弃。爱情不如旅行。
作为标榜「颠覆创新」的科技精英,一般人的旅行目的地,创投佬是看不上的。
攒了一年的珍贵假期,绝不浪费在东南亚海岛躺平。
他们的游乐场必须够高、够险、够烧钱:瑞士的雪场高级道,挪威的冰川徒步,新西兰的跳伞基地,或者最近流行的在冰岛开着小型飞机穿越火山地貌。
总之,得是普通人听着腿软,钱包更软。
但旅行也不是纯娱乐,创投佬从不做没有收益的买卖。从买装备那一刻起就带着任务,玩是副业,搞钱搞人脉才是正事。
从碳纤维登山杖到卫星定位手表,从防水抗寒冲锋衣到带蓝牙功能的滑雪镜,各种最先进的玩意儿烧了个遍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还得是Hoka鞋。
这双被硅谷大佬带火的「战靴」,既能在雪场暴走三小时不脚酸,又能踩着它直接冲进CEO办公室谈估值。
上午刷高级雪道彰显体力,下午约当地科技公司CEO喝热红酒谈TS条款,晚上朋友圈发个「阿尔卑斯深科技考察」的定位,精英人设和项目挖掘两不误。
也不能怪创投佬分秒必争,刚想站在异国街头喘口气,感受下「自由」的空气,工作微信就追魂夺命来了;「最新BP数据有疑点,速回邮件确认!」
得,什么雪山古堡极光,瞬间不香了。酒店房间的桌子立刻变身工位,窗外是昂贵的风景,屏幕上是冰冷的条款。硬生生把美好的景色变成了二维屏保。
他们偶尔也有真性情的「放风」时刻,但少得可怜。
比如某个硅谷回来的大佬,私下爱组摇滚乐队,嘶吼着释放压力,说「音乐让我看清创业者本质。」
或者某个大佬雷打不动晨泳,抽空还能画点小漫画静心。但这就像沙漠里的绿洲,稀有,且改变不了周围全是工作戈壁的事实。
资本如暗夜流星,划过天空时照亮的不仅是轨迹,还有无数仰望者瞳孔里的渴望。
穿梭于咖啡馆与钢筋水泥大楼的创投佬,用PPT编织未来,在报告里找寻投资的可能性,像考古学家在历史的废墟中,寻找文明的碎片。
但究竟要穿越多少个资本寒冬,才能等到属于他们的独角兽?
市场潮汐涨落,站在浪潮上的创投人,从不回头看。
发布于:北京市通盈配资-配资专业门户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-杠杆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